为何有限空间安全事故频发?正确的打开方式在这里!

原创
2020-04-03
作者
|
施罗德工业集团

日前,湖南湘潭市一家燃气公司,工作人员在液化气储罐进行清污除锈作业时存在违规操作,致2人中毒遇难。


一次次血的教训!可却屡犯不止为何!是安全意识,还有待提高!

 

● 要知道什么是有限空间

 

所谓有限空间,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,与外界相对隔离,出入口较为狭窄,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,自然通风不良,易造成有毒有害、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。

 

● 要知道有限空间有哪些

 

有限空间分为四类:

密闭设备、地下有限空间、地上有限空间、冶金企业非标设备。

有限空间分为四类

还有……

地上有限空间

还有...

地上有限空间

OMG!竟然有这么多!!!

 

有限空间的杀人手段

你知道有哪些?

有限空间的杀人手段

 

除了上面3种较为常见的有毒气体外,还有淹溺、坠落、高温高湿、辐射、触电、固体掩埋等。

可以说,有限空间就是个大陷阱,表面上不引人注意,背后却杀机四伏!

然而需要注意的是,每当事故发生后,往往由于危害认识不到位,急于救人而忽视防护措施,最终导致连环救人伤亡事故。

 

作业规范要严抓,有限空间作业正确打开方式

● 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

未经通风和检测,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。而且,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,应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,重新通风和检测后方可进入。

 

先通风再检测

 

实施检测时,检测标准与检测工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,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,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,包括检测时间、地点、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。

 

使用检测机器人对有限空间进行检测

▲使用检测机器人对有限空间进行检测

 

作业前,必须采取可靠隔断(隔离)措施,将有限空间作业区域进安全隔离。同时,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,提前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和防控措施要求。

 

● 装备准备要齐全

 

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,并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与使用,作业人员必须拴带救生绳;

在缺氧或存在有毒物质(气体)的有限空间作业时,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;

 

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

 

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,应穿防静电工作服、工作鞋,使用防爆型工具(照明);

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,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、工作鞋、手套等护品;

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,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。

 

● 安全培训要跟上

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。包括有限空间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,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,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。

 

其实!

有限空间作业的正确打开方式

还有一种

机器人代替人工

对,就是机器人!

 

随着“第四次工业革命”到来,对于有限空间作业,如地下管道检测,采用传统的人工进入管道等有限空间检测、作业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。

 

管道等有限空间检测

 

面对这一现状,近年来国内已兴起了机械化、智能化的特种机器人代替人工等解决手段,如施罗德工业集团等代表企业,针对管道检测、修复推出了多种型号的特种机器人设备,大体方式如下:

 

1.视频检测:以CCTV检测机器人、QV潜望镜和内窥镜检测设备为代表,它们的共同点,就是代替人员快速进人管道内部完成视频、气体等检测工作。目前特种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雨污排水管网、城市综合管廊、石油管道、锅炉、烟囱、矿井、危险品仓库等。

 

视频检测

S190管道检测机器人进入排水管道检测作业

▲S190管道检测机器人进入排水管道检测作业

 

1.疏通修复:以IMS Turbo管道切割机器人为代表,配备有强劲的气动切割系统,可代替作业人员进入封闭的有限空间“做手术”,高效快速。同时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。

 

看着屏幕就可以轻松处理管道内故障

看着屏幕就可以轻松处理管道内故障

▲IMS Turbo管道切割机器人对管道内故障进行切割作业

 

怎么样

最后这个方法不错吧?



分享到:

相关推荐

施罗德机器人赋能贵阳市:精准“把脉”地下管网筑牢河道生态防线
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,城市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正迈向全新阶段。施罗德工业集团凭借在管道检测机器人领域的深厚技...
河北衡水借助施罗德科技 打造宜居韧性城市
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,河北省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,将“城市体检”作为推动城市更新、提升城市...
聚焦CIPPE2025丨施罗德闪耀第二十五届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
CIPPE20252025年3月26日,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(CIPPE2025)在北京・中国国际展览中...
施罗德“科技利器”助力阳江管网改造
在城市管网改造工程中,管线交错、环境复杂往往成为棘手难题。而中铁一局三公司阳江管网项目引入了施罗德工业集团的CCTV管道...
机器人“把脉”城市管网,这家深圳“小巨人”走向国际市场
ROBOT INDUSTRY      近些年频发的城市内涝、燃气爆炸等事故,已将老旧管网问题推至“风口浪尖”。借助机器...
机器人的未来,人形非唯一解
长久以来,机器人行业一直对人形机器人的概念着迷。虽说模仿人类外观与动作的机器人构想,与科幻作品颇为契合,然而,越来越多的...
国家战略下的隐形守护者,施罗德机器人护航城市韧性发展
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的一席话直击城市治理痛点:“地下管线是城市的‘里子’和‘良心’,今年要再建...
政企学研共筑龙华智能新高地,施罗德与电子科大高研院战略签约!
3月6日上午,电子科技大学(深圳)高等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高研院502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。深圳市施...
人形机器人学“跳舞”,而TA们已化身六边形战士,上天入地!
从春晚一舞,让人形机器人走红出圈。它们能扭秧歌、冲咖啡、巡逻,甚至能和你聊人生理想,仿佛下一秒就要取代人类成为“打工之王...
施罗德创始人宋镇宇专访丨从国家安全角度,探讨如何做好地下管网安全
来源:昆仑策网(作者:雷鸣电亮,2025年2月25日下午,写于北京云中阁)转编自“鼎新视角”微信公众号。施罗德工业集团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