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罗德USR全域穿梭机器人主要针对当前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里程日益增加,以及其所衍生出来的:安全巡检、巡逻监控、预警预防、大数据分析等需求。相比传统轮式巡检机器人,USR全域穿梭机器人具备“集群化、平台化、自动化和智能化”四大优势特点。USR全域穿梭机器人彻底抛弃地面上运行的轮式巡检机器人的想法,结合管廊的特点,合理利用管廊上部空间,采用挂轨式布局,极大适应管廊工作条件,定位精度高,具有观测用多关节机械臂,观察范围更广。
系统结构
USR全域穿梭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车体系统、路基系统、控制调度平台组成。其中机器人车体系统又可分为:动力系统、通讯系统、能源系统、控制系统、传感系统。
按各模块功能,将机器人本体硬件部分又分为三个功能舱:
控制舱——机器人的主控中心,其中集成了位置检测传感器,避障传感器,环境传感系统及通讯系统等,为机器人运行提供安全保障。
动力舱——机器人的能源供给模块,为机器人提供牵引动力,并集成了电源管理系统、自主充电系统等。
搭载舱——机器人搭载高灵活性的多关节机械臂和高清数字影像系统,将管廊内的关键图像、视频信息无死角地完美采集。同时还可搭载灭火装置可以防火灾于未然。
巡检过程
机器人由动力舱提供能源动力,在控制舱的控制下,经动力舱牵引,在综合管廊内铺设好的轨道上进行巡检。通过平台设置多种巡检模式,巡检中搭载舱机械臂将自动伸出,快速对管廊进行全方位图像采集和传感器数据采集,然后经由通讯系统将采集的实时图像数据上传至后台终端处理、分析,并作出及时预警危险信息,同时和泵站、风机、电力系统等设备联动。运行当中,环境传感系统会将管廊内温度、湿度、氧气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数据实时分析并上传后台存储、分析及报警。
技术优势
USR全域穿梭机器人,为综合管廊巡检的实际使用而设计,拥有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,能够处理多种图像识别任务,如准入人员的识别及追踪,可以使监护者更加有效地在管廊外,对管廊中的人员进行跟踪监护,并可对违规行为进行辅助报警。
大数据联动 分析能力强
机器人还具有环境监测系统的大数据联动功能,机器人在整个管廊中不间断的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,并回传给后台数据库,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处理,可以对管廊中的温湿度、有毒有害气体等的变化作出分析,绘制变化趋势图,并可预测存在的潜在风险,可帮助监护者及时提醒廊内工作人员潜在危险,或对人员进行疏散。
模块化设计 应用范围广
采用模块化设计,机器人各舱便于拆装,可以根据需要更换舱室、传感设备甚至是悬挂部件。在更换相应的观测设备后,结合图像识别技术,机器人可以用于监狱、国防重地、危险品仓库、道路、地铁、隧道等各种可使用挂轨式机器人的场景。
多舱位联动 拓展性能好
模块化组合多舱设计,提高机器人的扩展性,结合环境识别,图像识别技术,机器人可以在廊内失火,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等突发险情时,通过无阻碍的机器人专用轨道,挂载机器人用辅助消防设备,救援设备等,对管廊、人员实行第一手救援,并进行险情的第一手控制。由于机器人对水淹、毒害、高温的耐受性,可以身处险情中心汇报最真实的情况,便于救援工作高效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