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注意到,进入管道后,在照明灯的辅助下,机器人前端的摄像头将管道内情况“看”得一清二楚,它身后拖着的长长的“尾巴”,还可以将数据实时回传。随着机器人前进,整段管道内部情形在屏幕上一览无余。
应急保障中心生产技术科负责人介绍,过去,部分管道特别是关键部位的大管径管道维修时,需要向损坏部位两侧延伸检测,这就需要在很大范围进行破土开挖。用上这台“火眼金睛”机器人后,可直接从管道口进入内部检测,开挖土方少,检查范围大,而且准确率高。
“今年夏天,利用施罗德工业集团的管道检测机器人对管网进行维护,效果很好。”负责人介绍,这种管道检测机器人可以进入直径200毫米以上的管道,最远可深入管道120米。
供热季开始了,负责全市一级供热管网日常巡查、维修、抢修的应急保障中心全员进入“战斗状态”,管道检测机器人也进入临战状态。“如果遇到突发情况,它随时上岗。”负责人说。
近年来,高科技在供热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。仅在应急保障中心,已经陆续配备了全自动智能管线探测仪、音频测漏仪、复合相关仪、热成像仪等设备。“有了这些设备,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。”负责人说。
科技助力不仅体现在应急抢修方面,在今年供热季,秦皇岛市还建设了智慧供热平台,实现了对数据全天候、无死角的巡查与智能分析。同时,通过技术支持,对具有明显用热规律性的场所进行精准供热控制,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与高效利用的完美结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