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

原创
2021-11-04
作者
|
SROD
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


最近,看到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发起“行业发展老故事老照片”活动,看着同行们分享的一个个传奇故事,莫名的感触油然而生。再一回首,发现自己竟也入行十二年了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,人果然还是最喜念旧,故借此,也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结缘管线的吧。

——施罗德工业集团 宋有聚



陈旧简易的小客厅,一群年轻人的面孔,昏暗的灯光夹杂着一丝陈旧味儿。

“你们这玩意儿真的能行吗?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” 

从新加坡来的一位客户瞪大了眼睛发出灵魂拷问。



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

▲  2008年 施罗德第一代管道潜望镜


安防达人 结缘管线



2008年,我们还在安防行业大展拳脚。那一年,中国安防市场正以超20%的增长速度超高速发展,往夸张的说,那年就算躺平也能挣钱。而这时,郑州某科技公司带人上门谈合作,想和我们联合开发一款用于无损检测行业的管道潜望镜,合作一拍即合,目标将其国产化。

经过一番合作,第一代管道潜望镜诞生了。没曾想到是,郑州合作公司这时却终止合作撤出了,为表示歉意,便给我们介绍了一位新加坡客户。

为能促成此单,我们可谓“十八般武艺”尽出,幸好皇天不负有心人,成功与这位新加坡客户签下了几十台管道潜望镜设备。


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

▲  2008年 管道潜望镜首单合同签约


碰壁狮城 直面困难



首款产品收获如此大单,还是国际大单,大家正欢庆时,新加坡那边却一个个噩耗传来。

设备下管问题不断,第一个大问题竟是防水,我们安防产品也有涉及防水技术,生产的安防摄像头扔水里也能正常工作,可怎么应用到这潜望镜产品上就不行了!第二个是潜望镜的本体方脑壳太大,因为新加坡社区的管径只有100~150mm左右,方脑壳放到小管道下面后,两侧的灯光就被遮挡,灯光打不进管道内,看不见就无法进行故障检测。而其他同类产品的光源在摄像头上面,就避免了这样的尴尬问题。第三个问题是连接件材质,同行的连接器都是用金属链接器,我们却选用的是一个塑胶连接器,塑胶连接器密封性虽好,但也有一致命的问题,就是不利于长期反复插拔。

无奈,我只能亲自去新加坡寻到客户把这批设备运回返工,因为出现这么多的问题,得老实承认错误。大喜大悲,这次是真给了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,不但钱没挣到,还把我们累的够呛。



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

▲  2009年 施罗德第二代管道潜望镜


匠人脾性 初心不改


想要在这领域走的更远,就得敢于直面错误,踏实专注做工,把产品、服务做到行业专业顶尖级别,抱着这个信念,不懈努力,次年我们推出了第二代潜望镜。

首先是外观,比第一代潜望镜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,其次功能上也进行大升级,增加远、近光灯,还增加了电动仰俯功能,成为行业一大亮点。虽说我们起步晚,但电动仰俯功能却让我们在潜望镜设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,成功冲到行业前列。

这款也是我们的定型版产品,是我们销售时间周期最长、市场反应最好的一款潜望镜产品,直到2020年,才被最新升级款E20C潜望镜替代。

2009年,我们通过开发出这款管道潜望镜产品,使其完成国产化,才算是正式进入到管线检测行业领域里面。同年,深圳市施罗德工业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成立,目标是成为管道检测设备优质供应商,将管线检测设备实现国产化。

后面的故事就是一直研发新品,优化迭代产品,朝着行业领头羊冲刺了。



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


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


2009年,立足中国,走向世界,施罗德将管道潜望镜产品远销欧洲、东南亚、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,与世界著名管检设备品牌同台竞艳。

2010年,施罗德首款自主研发的S300管道检测机器人推出上市。其稳定可靠的评价是客户对我们最好褒奖。

2011年,施罗德首款自主研发的P系列内窥镜推出上市;技术成就上光纤和无线传输技术上取得突破。


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

▲ 2013年 施罗德S系列管道检测机器人面世


2013年,施罗德首款基于“产品模块化”概念开发的S200型管道检测机器人推出上市;

2014年,施罗德首款自主研发的特种深井检测相机推出上市;

2016年,施罗德首款自主研发的双模高清潜望镜推出上市;

2017年,施罗德首款自主研发的第一代USR管廊巡检机器人上市,施罗德向智能化、自动化机器人迈进。

……

施罗德丨峥嵘十二载,助力管线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

▲  2011年 南通市政公司管道检测机器人验收现场


  施罗德十二载峥嵘岁月,承载着公司不断自我更新、勇于转型的精神。由当初的单一产品线到如今多领域、多平台、多产品横向发展的多元布局,公司实现了从管道检测机器人到非开挖修复,再到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平稳跨越。施罗德在管线检测设备领域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,助力着我国城市管线行业实现智能化、自动化、数字化转型。

  今后,施罗德工业集团将不忘初心,继续坚持自主研发,深耕特种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。致力为客户提供高效、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以及服务。助力更多行业实现智能化、数字化转型,让“Made in China”特种机器人走遍世界各地,开创人机合作新局面。


文章来源:地下管线管理





分享到:

相关推荐

施罗德机器人赋能贵阳市:精准“把脉”地下管网筑牢河道生态防线
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,城市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正迈向全新阶段。施罗德工业集团凭借在管道检测机器人领域的深厚技...
河北衡水借助施罗德科技 打造宜居韧性城市
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,河北省衡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,将“城市体检”作为推动城市更新、提升城市...
聚焦CIPPE2025丨施罗德闪耀第二十五届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
CIPPE20252025年3月26日,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(CIPPE2025)在北京・中国国际展览中...
施罗德“科技利器”助力阳江管网改造
在城市管网改造工程中,管线交错、环境复杂往往成为棘手难题。而中铁一局三公司阳江管网项目引入了施罗德工业集团的CCTV管道...
机器人“把脉”城市管网,这家深圳“小巨人”走向国际市场
ROBOT INDUSTRY      近些年频发的城市内涝、燃气爆炸等事故,已将老旧管网问题推至“风口浪尖”。借助机器...
机器人的未来,人形非唯一解
长久以来,机器人行业一直对人形机器人的概念着迷。虽说模仿人类外观与动作的机器人构想,与科幻作品颇为契合,然而,越来越多的...
国家战略下的隐形守护者,施罗德机器人护航城市韧性发展
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的一席话直击城市治理痛点:“地下管线是城市的‘里子’和‘良心’,今年要再建...
政企学研共筑龙华智能新高地,施罗德与电子科大高研院战略签约!
3月6日上午,电子科技大学(深圳)高等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高研院502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。深圳市施...
人形机器人学“跳舞”,而TA们已化身六边形战士,上天入地!
从春晚一舞,让人形机器人走红出圈。它们能扭秧歌、冲咖啡、巡逻,甚至能和你聊人生理想,仿佛下一秒就要取代人类成为“打工之王...
施罗德创始人宋镇宇专访丨从国家安全角度,探讨如何做好地下管网安全
来源:昆仑策网(作者:雷鸣电亮,2025年2月25日下午,写于北京云中阁)转编自“鼎新视角”微信公众号。施罗德工业集团创...